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台灣下一代人才出現斷層

下一波經濟成長,要如何掌握?
國際知識經濟競賽,台灣地位不利
事實上,在國外學術圈,曾經「聰明、勤奮、肯幹」的台灣留學生,已被大陸留學生取代。台灣大學校長陳維昭日前到美國加州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就發現,過去到美國留學的台灣人,現在雖然都是教授,但下一代已形成斷層,這些大學的年輕助理教授沒有台灣人,幾乎全是大陸人。校方說,大陸來的留學生很,肯花苦工做實驗,台灣學生的認真度遠不如他們,校方怎麼會想要留住他們?
陳維昭對這種國外學術機構台灣年輕人才被取代的現象感到憂心,「以前我們有很多人才儲備在美國學術機構,後來機會出現,人才回國,共創經濟成長(指前一波台灣資訊業快速發展時,海外人才返回竹科),現在沒有儲備人才,再有下一次機會,未必能掌握。」
大陸官方喉舌《人民日報》今年七月公布一項數據,指出全世界一百六十萬留學生中,來自大陸的留學生就有近四十萬人,分布在一百零三國家,相較於台灣近年來出國求學越來越少。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少到國科會得提出「人才警訊」報告,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馬振基就擔心「在國際學術的天平上,台灣人才的重量越來越輕,一場預約知識經濟的競賽,台灣正處在不利的地位。」
再看看台灣最自豪的半導體、資訊科技的世界競賽表現:十一月九日下午,在高雄中山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的「國際大學程式競賽(ICPC)」亞洲區高雄賽區競賽,參賽的台灣各大學院校的五十二隊伍和韓、星、港及中國大陸的十五隊中,冠軍隊不是台大、也不是交大,而是遠從廣東到台灣爭取出線的廣東中山大學隊。第二名則是由大陸留學生組成的新加坡大學隊,第三名才是新竹交通大學隊。頗為爭憚漪O,原本大陸也有兩個賽區,廣東中山隊之所以遠赴台灣求賽,是擔心自己無法在北京清大、上海交大兩強隊中突圍,盤算到台灣來比賽爭取出線的機會比較大。
這項由美國計算機學會(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自一九七○年舉辦至今,已被國際資訊界視為資訊的奧林匹亞競賽,IBM更將ICPC競賽結果做為菁英選拔的人才庫。我國也從一九九○年起遴選優秀隊伍與賽,一九九七年曾由台大隊囊獲世界第四名,這是台灣代表隊在ICPC最好的成績紀錄。上一屆在夏威夷的總決賽,代表台灣出賽的台大和交大隊,全軍覆沒,連前二十七名都擠不進去(編按該年只排名到第二十七隊),而中國大陸上海交通大學隊更是在這一次總決賽中,拿下世界冠軍,北京清大和上海復旦兩隊則是包辦第四、第七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