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外國人在中國 -在大陸美國人感受經濟變化之痛

引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道,原題:在大陸美國人感受經濟變化之痛。摘編如下:

 

  中國的國際地位同其經濟實力一樣持續上升。這種轉變不僅反映在數據中,一些在華的美國商人也感覺自己不再像從前那樣受尊重和有價值了。

 

  邁克爾·菲戈爾2005年到上海拜訪中國顧客。當時他受到的禮遇就像是來自西方的聖人。“你被送到氣派的賓館、接到禮物,然後是宴會和茶道”,菲戈爾說,“幾乎不談生意,主要是中國人想了解你,聽聽你對中國和世界的看法。”去年菲戈爾到中國開會,一家輪帶廠的老闆開賓士車接他。在餐館吃飯的3小時裏,這名老闆一直在誇耀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優勢,還批評美國以私人企業為中心的模式。菲戈爾說兩次來華的感覺截然不同,(中國的)一切都在表明,“你說了不算,我說了算。順便說一下,我並不需要你的生意。”

 

  比爾·多德森在中國的職業是顧問。他說10年前享受的待遇就像國王。那時中國政府歡迎各種各樣的外國公司,提供稅收優惠和其他激勵政策,因為中國需要投資和技術。“常州地方官對我說,‘你看到這塊地了嗎?如果你的客戶來這裡,我們將相鄰那塊地免費贈送。’如今你再聽不到這種話了,除非是在極偏遠的內地。”這是因為中國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沿海城市對生產廉價產品不再感興趣,想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每年,多德森都把在華居住許可延長12個月。可今年不同,在中國生活9年後他的許可只被延長3個月。多德森認為這是時代發生變化的跡象,“對外國人來說這裡的事情正在改變。”來自中國人的競爭也是如此。15年前外國人在在華跨國公司中佔主導地位。如今中國人更加能幹、老練,很多擁有海外MBA學位,已升到高管職位。外國人仍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有價值的技術,但(中國的)需要不再那麼急切了。

 

  自1987年以來,作家吉姆·麥格雷戈一直在華生活,目睹了許多中國朋友生活的變遷,認為很了不起。但他也抱怨隨著中國更強大,對外國公司的態度變得挑剔───“你們想進來,就按我們說的做。”儘管對老外來說環境正在改變,但中國仍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工作地點之一。(作者弗蘭克·朗菲特,陳一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