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美國留學-美國留學生活中各種社交禮儀

美國留學生活中各種社交禮儀

從重視階級地位的國家來到美國的遊客,或許覺得美國並不特別尊敬顯要人物。美國人向人鞠躬致敬,不會因對方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特別殷勤,會多鞠幾個躬。不論在家或搭乘汽車,美國人通常不會要求貴賓坐上特定的座位。禮讓的情形很少,你所能見到的禮讓情形,可能是請吃飯的時候,讓貴賓坐在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在某些國家裡,汽車後座是上座。但在美國,私用汽車裡駕駛座旁邊的位子才是上座,一半是因為司機往往就是主人自己,另一半是因為坐上前面那個座位,可以清晰地看到車外的景象。

  體語

  你知道嗎?兩個人談話,彼此所站的距離,隨文化不同而異。在一些國家裡,人們交談時可能站得很近,談話下去,兩張面孔常常越來越貼近。根據研究所得,美國人談話如果跟他人站得太近,就覺得不舒服;他們最合意的距離是五十公分左右。另有一些國家的人,還喜歡站得比五十公分更遠一點交談。

  你會注意到美國人的另一個社交習慣,就是他們跟其他許多民族一樣,說話時往往做手勢。他們談天之際,可能拍拍對方的肩膀,以示友好,或者輕拍小孩的腦袋,以示親愛。依照其他國家某些民族風俗來說,這種表達法可能不受歡迎,尤其是用左手來表達。許多美國人都用慣左手;在美國左右手沒輕重之分,不論用左用右,都沒有什麼不敬。不過,在這一類的小事上,如果對方在社交場合中用雙手的用法令你不快的話,你只須略加猶豫,你的美國朋友往往就明白你的意思了。


  靜居獨處

  美國人無靜居獨處之念,往往是遊客難以瞭解的。美國人不是圍牆高築、重門深鎖的國民。他們的院子通常連在一起,連籬笆亦付闕如。他們通常不經邀請,也不先通個電話,就互相過訪;他們在辦公室工作,總是大門敞開。

  他們無靜居獨處的念頭,也許是本國歷史發展的結果。美國是個幅員廣闊的國家。美國從無築牆之城,美國人也用不著防犯鄰邦。美國在初期居民極少,所以鄰居非常重要,不能把他們摒諸門牆之外。鄰居在艱苦創業時會提供保護和幫忙,他們彼此守望相助。

  從美國早期歷史發展出來的這種不願獨處,只求坦然相對的願望,遊客可以從許多小的地方觀察到:美國家庭可能有幾間無門的房間或只有玻璃牆。假若你看見有人走出你的房間忘了關門,別認為他粗魯無禮。幫他們,讓他們知道你喜歡把門關上,要不然你就得適應新方式了。總之,你對於彼此間的不同,要忍耐。

  沉默

  美國人人都不喜歡沉默。他們會侃侃而談,以免談話中止,縱使片刻的停頓,亦非所願。假若你很久沒作聲,美國人就會儘量設法讓你加入談論。他們也許問你是不是身體不舒適,要不要他們幫忙。不過,美國人如果不同意你所說的話,可能默不作聲。他們不出聲,未必表示他們同意你的意見,而是表示他們認為同你繼續辯論下去是沒有禮貌的。

  說話爽直

  遊客到了美國,都發覺美國人不說“廢話”。這就是說,美國人答話的時候,往往簡單到只說“是”、“不是”、“當然”,或極普通的一個“對”字。但簡單的答語並不表示美國人怠慢、粗魯或腦筋簡單。美國人平時匆匆忙忙,跟你打招呼不外一個“嗨”。真的,你在美國居留期間,將一再聽到這個招呼,幾乎人人都說,不論地位、年齡、職業。不過,聽慣了比較長的、漂亮話的人,也許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對美國人的“坦言”不當一回事。

  美國人感到難為情時,就實話直說。遇到別人特別客氣的稱讚或道謝時,美國人可能難為情而不知道該答什麼話好。他們不是有意粗魯無禮,他們其實是喜歡別人稱讚他們的。除了特殊的假日,例如耶誕節,美國人通常不送禮。因此,你會發現美國人接到禮物的時候很難為情,他們如果沒有東西回禮,就更加如此。他們大體上是個熱情不拘禮節的民族。

介紹

  美國社會風俗跟別國社會風俗大不相同的一點,就是名字的稱呼。美國人不重視“地位”,尤其是社會地位。大多數美國人都不願意自己因年齡或社會地位的關係而特別受人尊敬,這樣會令他們覺得不自在。許多美國人甚至覺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稱呼太客套了。不論年齡,大家都喜歡直呼其名。“別稱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薩莉好了。”稱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親近。不過,你如果覺得直呼其名不好,盡可用比較客氣的稱呼。你可以向對方笑笑,說你已經習慣成自然,初與人見面的時候總是比較拘謹,過一陣就會直呼名字了。

  介紹的時候,往往是連名帶姓:“瑪麗·史密斯,這位是約翰·瓊思。”遇到這種情形,你可以自己決定該稱呼那位女士為“瑪麗”還是“史密斯小姐”。有時你們兩人交談,開頭是稱呼對方的姓,但沒過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對方的名字了。你盡可自己選擇,假若你不願意一下子就直稱別人的頭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習俗稱呼別人,誰也不會覺得你沒有禮貌。

  你可能會注意到,美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幾乎從不提彼此的頭銜。如果你平時聽慣了不離頭銜的談話,就會覺得美國人說話不客氣,不近人情。你高興的話,盡可依你本國的習慣稱呼別人的名銜。美國人聽你這樣說話,只是覺得有趣,覺得特別。不過,假若他們談話時不稱頭銜,你可別不高興。

  頭銜

  社會階級的差異,在美國是不受重視的,所以美國人沒有家庭世襲的頭銜,雖則他們對於用慣了頭銜的外來客也會以他的頭銜相稱。美國人反而有時用職業上的頭銜。這種頭銜有別於家庭頭銜,因為它是靠自己“掙來”的,而不是由祖先傳下的。有頭銜的職業,最常見的是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宗教領袖。這裡且舉幾個例子:哈利法官、史密斯參議員、克拉克將軍、布朗醫生、格林博士(教授)、懷特神父、科恩老師(對猶太人的尊稱用語)、格雷主教等。

  至於從事其他行業的人,則稱他為“先生”、“小姐”、“太太”(音密西斯)。“Ms.”(音密絲)對已婚和未婚的女士都可適用,近年來在美國已甚為通行。假若你跟一個美國人第一次碰面,不曉得他的頭銜,但又要對他表示尊敬,那麼可用“先生”或“夫人”稱呼。被你這樣稱呼的人也許會想到你不知道該用什麼稱呼,於是會把正確的名稱告訴你。不過,一個人除非是從事某種特殊職業,否則正式的頭銜是不常用的。美國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禮節的關係,而不注重地位頭銜。美國人相信自己即使直稱一個人的名字,仍一樣可以對他表示尊敬。

  服務

  頭銜之外,美國生活中還有別的事情,是平時受女傭、司機、廚師侍候慣了的遊客,可能發覺和他在本國的情形大不相同。有的遊客也許想到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但在美國所受的待遇即跟普通人一樣,因此覺得自己被怠慢了。不過,美國是個“樣樣自己動手”的國家。一般美國人,不管是醫生、教授、商人、律師,都是自己煮飯、洗衣、上市場買東西或做其他工作。在美國,服務是要錢的;誰都可以“買”服務,只要付得起錢就成,地位是不相干的。一個人不管幹的是什麼職業,如果自己動手做家務,絕對不會被人認為有什麼不對。其實,許多美國人都花得起錢請廚師、司機,但他們不那麼做。他們寧願享受家庭寧靜,如果家裡有個請來的幫手,寧靜感可能多少就會喪失掉。也有人寧願把錢花在旅行或其他方面,而不願付出高昂的美國工資雇人幫忙料理家務。

  找漱洗間

  一位新到美國的遊客,最近有人問他,在美國第一天最麻煩的事情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答:“找漱洗間。”

  有些國家在大街上有明顯可見或在小建築物裡面標誌明顯的公眾漱洗間,美國可沒有。在美國,公眾漱洗間均設於加油站(都是乾乾淨淨的,免費的,不過可能要向站員索取鑰匙)。機場、公共汽車站、火車站、餐館、圖書館、大商店、戲院,以及一切歡迎大眾光臨的場所,都有漱洗間,你還可以走進任何一家旅館借用“女漱洗間”或“男漱洗間”,即使你不是這家旅館的住客。

  不要被漱洗間門上的名稱弄糊塗了。有時上面寫著“男”或“女”以及“女士”或“夫人”,或乾脆叫“漱洗間”。有的在門上可能畫個圖形或其他標誌,以示男女之別,餐館尤其採用這種方式。女用漱洗間有時稱為“化妝間”。歐洲人使用的“方便處”或“W.C”,在美國是少用的,但一般人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對你國家的認識

  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對貴國知之甚少的美國人。假若有這種情形,請容忍他們。很遺憾,美國學校很少教授他國的文化風俗。美國東西兩面是大洋,跟其他國家隔得很遠。結果,美國人對於其他國家的文化和不同的工作方式都不大熟悉;這在其他國家也是常見的。假若美國人用你所不熟知的辦法來幫你的忙,假若他們把貴國誤認為是千里以外的另一個國家,請多包涵。跟別的國家相比,美國發展成為現代國家的時間極短,只有300年的光景。美國人一直忙於本土的成長,忙著修建公路,忙著建立城市,忙著為千百萬的孩子制定免費教育制度,忙著發明,忙著發現,忙著為全球的利益而發展。在這300年間,有大部分的時候全國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美國本身,而不在世界。直到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美國人才開始對世界其他地區發生興趣。

  社會習俗

  美國人的祖先來自全球各地,所以在美國境內“認可的”社會習俗,比有些國家的社會習俗要多得多。因此,到美國旅遊的人如果要照自己國家的風俗習慣去做,也不必覺得難為情或有什麼不對。雖然美國人不拘禮節,但是,如果你願意在社交場合中穿著打扮得很正規,你儘管照你自己的方式做好了。你周圍的人一定會接受的。

  不過,你能夠對美國一般的習俗做詳盡的瞭解,也是有所裨益的。當然,這個題目範圍太廣,不能在這裡詳加探討,下面所談的,只是你訪問美國時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常見情形。

  有些私人問題,在甲國可以提出來談,但在乙國則不應該談。比方說,美國人可能會問你:“你在什麼地方工作?”“你有幾個孩子?”“你的房子有多大?”“你有沒有假期?”在美國人看來,這些問題不算是純粹的私人問題。他們往往問這些話,不外是要瞭解你與他之間的共同點,或作為交談的開始。請你明白,問這些話的本意都是友善的,問者是對你表示關心,不是對你無禮。

  美國人自己也是這樣相識的。由於美國人在美國時常搬遷,這類問題就是他們每年認識許多新朋友的常用辦法。

  有些國家的人們幾乎終生未離開過一個市鎮,所以社會風俗頗為不同。遊客到了這些國家,可能要過了許久,才會有人向他問起家庭、職業、居所等私人問題。但是在美國,樣樣事都快,美國人沒時間講究禮節。他們一定要在今天認識你,因為不久他們可能又要搬到遙遠的另一個市鎮去了。

  在一些國家裡,居民的社會關係需要長期慢慢地培養。習慣了這種情形的遊客一旦到了美國,可能覺得美國人的方式可怕,太注意私人問題和無禮。不過,美國人認為純粹是私人問題的一些事,在美國也是避而不提的,否則未免太無禮了。這些問題包括一個人的年齡,他有多少錢,他的衣服和財產一共值多少錢,他的宗教信仰,和他的私生活等等。

  假如有人向你提出什麼問題,而你覺得這純粹是私事,那麼你盡可不答。你可以說“不知道”,或說:“在我的國家裡,這個問題好怪。”再不然,你可以把話題一轉,談些不關私人的事情。你這樣做,美國人不會覺得你無禮,事實上,他多半會明白你是不想回答或不想繼續談論這些私人問題。



人生就是場單程旅行,勇往直前,享受路上的每個瞬間。Life is a one-way trip. Keep going forward and enjoy every single moment on the roa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